德国耐润润滑油应用环境温度指南 耐润润滑油5月2日讯:伴随新世纪的脚步,德国耐润润滑油(中国)分公司的中国之路已经踏出了近五个春秋,跻身中国知名润滑油厂商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润滑油行业质检标准。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车用机油按粘度等级分为:5W、10W、15W、20W、20、30、40、50、60。该学会将车用齿轮油按粘度等级分为:75W、80W、85W、90W、140W。按SAE粘度分类发动机油分为单级粘度机油和多级粘度机油。单级粘度机油如:20、30、40、50。 单级粘度机油得粘度范围较窄,多用于环境温度高于0℃得发动机。多级粘度机油如:5W/30、10W/40、15W/40、20W/50。以20W/50为例,它包括了10W、20、30等3个粘度等级。故称之为多级油。 多级油(有W的发动机油)适合于冬天的低温气候使用,其前面一数字越小,表示其能适用得环境温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车辆迅速启动,应选择多级油,同时由于多级油跨越几个粘度级别,也能满足高温的环境要求,可以全年使用。(以下可参考手册文本) 粘度等级使用温度℃粘度等级使用温度℃ 5W-35~105W/30-35~30 10W-30~510W/30-30~30 20-10~3010W/40-30~40 300~3015W/40-20~40 4010~5020W/50-10~50 5010~50 75W-35~4075W/90-35~40 90-10~5080W/90-28~50 140-5~5085W/90-18~50 85W/140-18~50
产能相对过剩,润滑油生产技术期待升级
耐润润滑油报道:日前,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了一份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发布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专题研究报告》,该报告较详细地论证和阐述了我国炼油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而在这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品质油品产能相对不足。据报告初步统计,仅2012年我国针对柴汽油、煤油、润滑油等油产品的消耗量已经突破3亿吨大关,按照目前全国的成品油生产规模和能力,相对于过剩产能约7000万吨。
目前,在全球炼油行业日趋集中大型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多数相关企业基本是半路出家,行业装备系列混杂,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且能耗较高,从产业品质标准来看,不少企业生成的成品油包括车用润滑油在内常常不能达到国家一流质检水准。单从润滑油行业来说,行业企业的分布明显不均,存在区域密集集中和区域性产能过剩现象,同时区域内部竞争相对激烈。
在国际炼油水平普遍提升的现实下,我国近年来逐步完善了成品油的质检标准和审查力度,相信在我国针对资源利用率、能耗及废料排放方面的改进下,将会进一步缩小与欧美国家炼油水平的差距。
车用润滑油保养有讲究,山东耐润润滑油帮您走出误区
耐润润滑油报道:近期,有客户在济南耐润总部购货时,问及技师如何更好地保养自己的爱车,是否车用润滑油用得越多效果会越好,另外何时需要增加和更换润滑油。为此耐润为大家特别澄清一下有关车用润滑油的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有不少车主朋友认为润滑油既然是车辆机械缓冲的好帮手,在标准使用量的基础上多加一些,甚至能多加就多加,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效果可以更上一层楼,其实这是一个最典型的误区。车用润滑油是一种不易燃品,如果发动机中的添加量超标,往往会窜入燃烧室烧成积炭,有发生爆震的可能,进而严重的话,还可能引起早燃,还会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和污染其他润滑油。
其次,有些车主朋友认为,只要车辆使用的润滑油的颜色已经变黑了,那么就需要整体更换全新的润滑油。但事实上,润滑油中的少量黑色物,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极有可能是在润滑过程中洗涤下来的活塞胶膜和黑色积炭,所以在润滑油正常使用周期中,不一定需要动辄整体更换润滑油。
再次,有一部分不习惯大保养的车主,喜欢定期为爱车补充新的润滑油,而且认为润滑油只是一种数量上减少的消耗品。给车辆补充适量润滑油固然是好习惯,但需要知道的是,润滑油不仅有着标准的使用大周期,而且行车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发动机意外事故,使车用润滑油不断被污染和氧化,加剧润滑油品质的下降。因此,在常保养的习惯下,有计划地检修爱车,更换变质的润滑油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