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在中国俗称“罗鹑”,又名“早秋”。由于它们的羽色斑驳,好像补丁很多的旧衣服,所以古人形容衣着褴褛为“鹑衣”,成语中有“鹑衣百结”,“衣若悬鹑”,杜甫诗中还有“鹑衣寸寸针”的句子。它的额、头侧、颏及喉等处均为砖红色,又被称为“红面鹌鹑、赤喉鹑”等。另外,它的尾巴非常短,有“秃尾巴鹌鹑”之称。 鹌鹑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分布极广,品种繁多。其肉和蛋营养丰富,味美适口,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埃及的壁画上就有鹌鹑的图像。金字塔上也有食用鹌鹑的记载。中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也是饲养野鹌鹑最早的国家之一。《诗经》中有过“鹑之奔奔”,“不狩不猎,胡瞻尔筵有悬鹑兮!”的诗句,战国时代,“鹑”被列为六禽之一,成为筵席珍肴。到了唐、宋以后,对它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已有不少描述记载。 西汉时,中国就已经开始驯养鹌鹑,那时驯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赛斗和赛鸣。唐、宋时期赛鹑在皇宫和民间都非常盛行。民间斗鹑曾盛行于黄河南北。据《唐外史》载,西凉地区经过驯化,进贡给唐明皇的鹌鹑,可以随金鼓的节奏而争斗。宋徽宗更喜欢饲养好斗的鹌鹑,以供取乐。后来曾有《鹌鹑谱》总结养鹌鹑的经验。到了明、清年间,斗鹑已成了达官贵人的一种娱乐方式。 到了明代,已逐步发现其药用价值。清朝康熙年间贡生陈面麟著有《鹌鹑谱》,书中对44个鹌鹑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分别作了叙述。对饲养各法如养法、洗法、饲法、斗法、调法、笼法、杀法以及37种宜忌等均有详细记载。这对中国发展鹌鹑饲养带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鹌鹑蛋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D含量 鹌鹑蛋的营养价值,维生素D含量,可补脑护视力,鹌鹑蛋可以说是脑力劳动者的较好补养品,“平时吃鹌鹑蛋的次数比鸡蛋多,鹌鹑蛋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虽然与鸡蛋相当,但它所含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比鸡蛋足足高出3~4倍,这两种物质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经常吃,健脑、补脑的效果特别好。 而且,鹌鹑蛋的核黄素含量也是鸡蛋的2.5倍,对整天对着电脑的办公一族的视力,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鹌鹑蛋中的营养分子较小,所以比鸡蛋更容易吸收利用。 之所以说鹌鹑蛋胜似补脑丸,还因为鹌鹑蛋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这是其他禽类的蛋所不能比拟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欧洲8个城市3000余名男士测试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高的人,在大脑记忆力和信息处理的测试中表现较好。
妈妈抱鹌鹑蛋
鹌鹑蛋是鹌鹑的卵,营养丰富,味道好,药用价值高。鹌鹑蛋虽然体积小,但它的营养价值与鸡蛋一样高,是天然补品,在营养上有独特之处,故有“卵中佳品”之称。
俗话说:“要吃飞禽,鸽子鹌鹑。“鹌鹑肉和蛋,味鲜美,营养丰富。鹌鹑蛋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在营养上有独特之处,有 '卵中佳品'、“动物中的人参”之称,它椭圆形的模样,个体很小,一般只有5g左右。鹌鹑蛋的营养价值不亚于鸡蛋,有护肤、美肤等作用。
鹌鹑蛋是一种美食,通常煮至全熟或半熟后去壳,可用于沙拉中,也可以腌渍、水煮或做胶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