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种植成本较低 加工成本较高 澳大利亚的棉田归农场主所有,全国棉户约800户,澳棉的种植每年种植3个品种,并且每年都会选1个新品种进行尝试或是在原有品种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棉花更具竞争力,因此,农民在安排种植时,会将最肥沃的土地留给棉花,即便是不适合种棉的年份,宁愿该土地闲置休耕,也不会改种其他农作物。 澳大利亚棉花平均单产与我国新疆兵团单产基本接近,由于棉花种植品种非常集中,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因此澳棉质量的一致性很强。澳棉从整地、播种、浇水、施肥、喷药,到采收、运输、加工、包装都实现了机械化,人力投入少,采摘全部采用机械采摘,效率非常高,有的农场人均种植面积可达到近万亩,种植成本较低,如50万亩农场用工不足40人。采摘机同时将籽棉打卷,每卷约2.2吨籽棉,运输车一次可将12卷,即26.4吨左右的籽棉运至轧花厂。 澳大利亚棉花的加工成本相对较高,如轧花厂工人工资每小时约150元人民币,除了加工之外,轧花厂需要额外支付棉农一些费用,因此轧花总成本高于我国。按当前汇率折算,澳棉加工成本每吨超过1700元,加工后的皮棉成本约每吨10000元。 澳大利亚棉花概况: A) 产量预计增长 关注度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是的棉花出口国之一,澳棉基本全部用于出口,主要出口目的国为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土耳其。近几年,随着我国棉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于高品质棉花的需求不断加大,澳棉凭借其品质受到我国纺织企业的青睐。 根据中国数据显示,2011~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澳棉约300万吨,占自全球进口总量的约20%,较2011年之前大幅增加。2015年澳大利亚棉花产量52.3万吨,净出口量约60.9万吨。今年1~2月,我国自澳大利亚累计进口棉花2.0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68%,与自印度、巴西、美国进口的棉花数量基本持平,是进口量较多的前五个来源国中进口同比增长的国家。 2015/2016年度,由于连年收储造成国产棉花质量下滑,只能满足低端纺织品生产的需求,优质棉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为了保证高品质纺纱的要求,澳棉将继续受到高度关注。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进入崭新阶段,未来在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方面也将有更大的合作。 2 生产基地 编辑 浙江空中濮院、浙江杭州、广东大朗、河北清河、河南郑州美妮等地。信息由 潍坊金国传媒有限公司提供
3 特征参数 编辑
1)体积密度:反映纤维堆砌特征;
2)纤维的捻回角、卷曲等:反映纤维沿纱轴的顺直程度;
3)股线的合股根数、捻向:
4)线密度(直径)和变异系数:反映纱线粗细及变化
5)纤维间的作用力(摩擦因数、缠结点、作用片段或滑移长度等):反映纱线结构的稳定性信息由 潍坊金国传媒有限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