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信息
09 05 2017

广州黄埔区机械油漆必备常识问题  桔纹漆  锤纹漆  波纹漆

当前位置: 首页> 涂料、橡塑、表面处理> 汽车涂料> 面漆
来源:[东莞市大舟涂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何先生
手机:13763216355
电话:137-63216355
传真:137-63216355
QQ:918475892
Email:hechaobao@163.com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深圳惠州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汕头清远河源茂名云浮肇庆湛江揭阳阳江韶关潮州梅州汕尾
品牌:大舟
价格:18.00 元/
供应地:广东省东莞市
产品型号:机械漆-机床漆-设备漆-金属漆-汽车漆

广州黄埔区机械油漆必备知道六十个常识问题

1为什么在机械油漆工艺中,最好使用底漆作底层填平 

答:因为底漆,专以填平为主要目的而进行配方设计,其有极好的填充性和打磨性,并且成本低,而如果用面漆做底层填平、填充效果差,且成本高。 

 2、机械油漆底漆着色工艺中,为什么不使用透明原子灰腻子填充沙眼? 
答:机械油漆着色前,使用透明腻子,会使机械的金属板材着不上色。如果着色后使用透明腻子,由于腻子厚薄不均匀,会影响着色的均匀性  
3、环氧底漆封闭与普通底漆封闭的区别是什么?  
答:环氧底漆渗透性比底漆好,成膜后,底得宝与金属板材之间形成的封闭,涂膜比底漆更致密。封闭效果更好。  
4、为什么在涂布机械面漆之前,底漆要彻底打磨平整?  
答:1、增强其附着力;  
2、面漆有较强的随陷性,如底漆不平,则面漆涂布后,涂膜效果平整度差。  
5、机械底漆彻底打磨有何标准? 

答:1、450角看无光亮点;  
2、呈毛玻璃状。  
6、机械底漆刷涂遍数有何标准?  
答:应彻底填平沙眼。即通过打磨能得到平整的漆膜效果。  
7、为什么机械油漆强调主漆、固化剂、稀释剂配套使用? 
答:不同的机械漆,拥有不同的稀释体系,固体含量也不同。如采用不配套的稀释剂或固化剂,则会影响机械油漆 的交联反应,产生硬度不够、不干、成膜开裂等毛病。  
8机械油漆在调配时,为什么强调按要求比例配比? 
答:机械油漆与固化剂的配比是通过化学反应分子式计算得出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如果加多固化剂,漆膜易脆 爆裂。施工时易产生气泡,亚光光泽偏高。如果加少固化剂漆膜硬度不够,耐划性差,慢干甚至不干。  
9机械油漆实色漆调色为什么不能用色精? 
答:因为实机械色漆中颜色的成份主要是颜料组成。而色精是染料组成,无遮盖力。如果把色精用在实色漆中调色,色调不明显,且容易产生浮色,在实色漆调色中应用色母。  

10、机械油漆施工时,为什么需要充分搅拌? 
答:机械油漆是树脂、颜料、溶剂等的混合物。它不是溶液。其间的颜料,亚光漆中的亚光粉等分散在漆液里。因此,通常在贮存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下沉,形成平常讲的油漆分层。所以油漆在调配前需充分搅拌。(必须要搅拌的机械油漆有:亚光漆、高光漆、波纹漆、锤纹漆、桔纹漆、皱纹漆、砂纹漆) 

11、如何看待机械油漆的耐黄变性? 
答:机械油漆黄变是油漆的特性,而不是病态。因此,机械油漆的黄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丙烯酸漆中,一般耐黄变和耐黄变油漆,通常浅色板材选用耐黄变,深色金属板材选用一般耐黄变机械油漆  
12、机械板材的含水率怎样影响涂饰质量? 
答:未经干燥的机械板材含有大量水分,在低温、高湿时,金属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而高温、低湿时,机械板材中的水分逐渐向外蒸发而收缩,但木材在各方向上的收缩和膨胀率是不同的。纵向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当周围空气状态变化时,板材含水率也是跟着发生变化,引起金属板材膨胀或收缩。一般金属板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8—12%为宜。如果含水率超过所控制的含水率时,机械的金属板材就显得潮湿,涂饰时涂层干燥缓慢,会降低漆膜的附着力,会使挥发型如硝基漆泛白。会使固化干燥型漆类,如机械油漆产生气泡,针孔等漆膜缺陷。在气候干燥时,板材所含水份蒸发而收缩,容易产生裂纹,使漆膜表面破坏,因此,做机械的板材一定要经过干燥处理,含水率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另外,板材白坯在做底漆之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封闭,金属基材中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向外扩散,有利于防止金属变形,漆膜起泡、针孔等现象。也有助于干燥后打磨去除毛边等作用。  

13、机械喷涂硝基漆(NC)漆膜为何会泛白,怎样防止泛白? 
答:机械油漆在成膜后漆膜呈现浑浊或乳白色的现象称为漆膜泛白,也叫发白、变白、白化等。硝基漆喷涂时漆膜发白的原困分析如下: 
  1、硝基漆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溶剂释放性,溶剂在NC漆中挥发至大气中,本来就比在其它漆中容易;  

2、NC漆配方中多含挥发较快的溶剂;  

3、如遇高温环境,溶剂挥发更快;  

4、溶剂快速挥发,吸收了刚喷涂的NC漆膜湿膜的内能,使湿膜表面温度瞬间下降2—30C,提供了“冷凝”发生的“冷床”;  

5、高温高湿的环境,使湿膜周围高含量的水蒸汽快速在“冷床”上冷凝成微水珠;  

6、微水珠与湿膜的不良混溶,产生浑浊或乳白现象,称为“发白”。  

以上的1、2、3是发白的先决条件,4是中间过程,6是最后结果。发白现象发生之后,有的适当加温(如用灯照)可使泛白消失,恢复如初。有的则怎样也不可逆,永远发白,其原因不详。虽有估计,但不赘述  

14机械油漆防止漆膜发白可采取如下措施: 
1、机械涂装环境的温度以15—250C为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5%;  
2、机械油漆喷涂时要经常检查油水分离器效果,要及时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  
3、要注意尽量采取较高质量的机械油漆和天那水;  
4、当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机械油漆施工产生泛白现象时,可加入化白水,实际上是加入慢干溶剂,让湿膜表层的溶剂挥发速度降低,不让“冷床”形成。加入化白水时,先将化白水加入天那水中搅匀,再将天那水正常加入机械油漆中,一般加入量为:天那水:化白水=9:1(重量比)。最大加入量可增至天那水的20%。如此时漆膜仍然发白,则应停止机械表面涂装,等环境的温度、湿度降低后再施工。因为化白水加入太多会使漆膜太慢干、变软、变粘,影响机械油漆的漆膜质量。  
5、机械油漆采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持室内的涂装环境合乎要求。室外黄梅阴雨天,却大开门窗“通风”是错的。室外阴雨转睛,湿度下降,但室内却依然会潮湿,几天不干,这是水气易进难出的结果,此时打开门窗,甚至强制通风才是对的  

15、什么叫湿碰湿喷涂,在机械油漆喷涂施工中哪些工序,哪些品种可进行湿碰湿喷涂,怎样操作?  
答:“湿碰湿”工艺源于机械油漆烤漆的涂装。由原来之两喷一磨两烤(喷—烤—磨—喷—烤)改为两喷一干。何时“碰”上去最好?关键是让第一道湿膜的溶剂在当时环境条件下、在适当的层间间隔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挥发掉,以“碰”上去的第二道漆膜在固化过程中没有针孔、气泡、流挂为准。适宜的层间间隔时间,视天气、底材、漆种、湿膜厚度而异,通常在表干后的一段适宜的时间内。  
机械油漆要想“碰”得好,原则应是“下宜稍薄,上可较厚”。最易“碰”坏的操作是“下层太厚,层间间隔时间不够”。这是要强调的,因为“求变须有节,欲速则不达”。如是“湿碰干”、“干”者一般应轻磨以确保附着力,另应做试验,以防“湿”将“干”咬起。  
机械油漆的“湿碰湿”工艺通常应用于PU聚酯底漆、NC硝基底漆的喷涂。PU、NC涂料一次厚喷往往容易产生针孔、气泡、流挂等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先喷涂第一道(通常一道指喷涂二个十字),当第一道漆膜达到表干时,对于交联固化型PU类底漆已有了初步的交联反应。而对于挥发型NC类底漆,在第一道漆膜表干时,漆膜中的大部分溶剂已经挥发掉了。第一道漆膜开始初步固化,此时再喷涂第二道油漆,由于第一道漆膜不是完全固化。对于PU类二道漆膜共同参加交联反应,对于NC类二道漆膜互相渗透。无论是PU类或是NC类二道漆膜就会融为一体,不用层间打磨,附着力也很好,就好像是一次喷涂的漆膜一样。  

而对于丙烯酸漆,其本身的特性是一次厚喷不产生针孔、气泡,因此,丙烯酸漆一般不采用“湿碰湿”喷涂工艺,通常PE底漆是一次连续喷涂完成的。  
通过以上分析,机械油漆对“湿碰湿”喷涂工艺,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应用,才能在质量和经济上获得良好的效果。  
16机械油漆中同一桶亚光清面漆,刚开始使用时,光泽较亮,而越到后来,其光泽度越来越低,直至最后,变成全亚,这是什么原因引起? 
答: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亚光清面漆组成特点,通常亚光清面漆的组成中除了树脂、溶剂、助剂等基本组成外,还有决定亚光清面漆光泽度的消光粉。消光粉不是溶解在油漆中。而是作为一种微粒分散悬浮在机械油漆中。充分湿润后的消光粉的比重较其他的成分要大些,因此,亚光清面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后,其中消光粉会慢慢地沉淀,大量的消光粉会积聚在整桶机械油漆的下部,而且越接近桶底,消光粉积聚的量越多。使用油漆时,若未对整桶机械油漆进行搅拌,或搅拌了,但不够充分,就会造成造成一桶机械油漆中,不同部位的油漆消光粉含量不一,或者不同倒出次数的机械油漆消光粉含量不一。这样就会出现整桶机械油漆在刚开始使用时,光泽亮些,而愈至底层机械油漆,其光泽度越来越低的现象。因此在每次自桶中取漆前,一定要将整桶机械油漆用搅拌棒由底到面充分搅拌均匀,注意在搅拌时,不仅仅只往圆周方向搅动,在往周围方向搅动的同时,搅拌棒要上下抽提,搅拌棒要插至桶底后才往上提,使桶底部分沉淀物与面层机械油漆充分混合均匀。此时,再将机械油漆取出使用,按要求的配比进行配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每次使用油漆性能(包括光泽度、硬度、丰满度、遮盖力)保持一致。  

在此强调:亚光漆沉淀是绝对的,不沉是相对的。好的亚光漆允许沉淀,但已经充分搅拌均匀后能用者为佳。如果放置不长时间,消光粉就大量沉于底部结死,成团块状,严重分层,经搅拌后也难以均匀,难以涂饰出合格效果者,绝非上品。  
17机械油漆喷涂施工中为何会出现跑油现象? 
答:机械油漆在被涂物机械表面收缩,形成似圆珠、针孔等形状大小不一,如水洒在蜡纸上一样,斑斑点点露出底层,这种现象称为“跑油”。也称为“发笑”。PE漆发生跑油的机率较高。“跑油”的起因是因机械油漆对被涂表面的湿润性差或表面张力过高的原因引起。 

机械油漆产生跑油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底层或机械油漆中混有油污、蜡质、潮气,影响了漆膜的附着力,漆膜的表面张力使漆膜收缩跑油。  
2、底层机械油漆内有不干性稀释剂,如煤油、柴油、干燥后未及时挥发就涂面漆。  
3、底层漆太光滑,与面层的附着力小于面层涂料的表面张力而产生跑油。  
4、机械油漆的润湿性差或掺入过多的有机硅油,都不易形成一层均匀的膜层,容易发生跑油。 

5、喷房空气受污染,如喷房周围有抛光、酸汽挥发等工序的工厂(如制鞋、酸洗、电镀),随风向的改变将油污、酸汽吹进喷房,使漆膜跑油。  
机械油漆处理跑油的方法:  
1、处理好机械基层,施涂层不得有油污、蜡质、潮气等。要检查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检查气路中是否有油类和水汽存在,若有应处理干净后再喷涂施工。  
2、机械油漆施工粘度要适中,并选用挥发性较慢的溶剂,如改冬用稀释剂为夏用稀释剂。  
3、尽量避免在冷、潮湿、烟熏的环境下施工,喷房不要建立在有抛光、酸汽挥发的工厂附近。  
4、机械油漆中硅油的掺入量要适当,过度掺入会产生跑油。  
5、施工时发现有跑油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检查跑油的原因,排除后再施工。  
6、已经出现跑油的机械工件,应全部实干后再打磨平整,然后重新施涂  
18、打磨工序在机械油漆涂装中的重要性有哪些?打磨过程中如何选择砂纸? 
答:俗话说:“10分漆工,三分在砂”,可见打磨在机械油漆涂装作业中的重要性。  
机械表面打磨工序主要有三大作用:

①   对于金属基材是清除底材表面上的毛刺,油污灰尘等;

②   对于刮过腻子的表面,一般表面较为粗糙,需要通过砂磨获得较平整的表面,因此打磨可以降低机械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的作用;

③增强机械油漆涂层的附着力。喷涂新漆膜之前一般需对实干后的旧漆膜层进行打磨,因涂料在过度平滑的表面附着力差,打磨后可增强涂层的机械附着力。  
打磨的方法有干打磨、湿打磨和机械打磨三种。  
①干打磨:采用砂纸进行打磨。适用于硬而脆的机械漆种的打磨,其缺点是操作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粉尘,影响环境卫生。  
②湿打磨:用水砂纸蘸水或肥皂水打磨。水磨能减少磨痕,提高机械油漆涂层的平滑度,并且省砂纸、省力。但水磨后应注意喷涂下层油漆时,一是要等水磨层完全干透后才能涂下层机械油漆,否则漆层很容易泛白。另吸水性很强的机械底材也不宜水磨。  
③机械打磨:大面积施工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机械打磨方法,如电动打磨机(圆盘式、振动式)。  
还有一种打磨:机械油漆涂装要求注明是“轻磨”的,例如对封闭漆、旧漆膜再涂、局部修补之后等,此时应选用较细砂纸及熟手进行,切实“轻磨”。否则,适得其反。
 

机械表面打磨时应严格按工艺要求选 用打磨材料,一般可按如下规律进行选用砂纸:  
白坯打磨选 用180#——240#砂纸  
夹板或一道底漆的打磨选用220#——240#砂纸  
平整底漆的打磨选用320#——400#砂纸  
最后一道底漆或面漆的打磨选用600#——800#砂纸  
面漆抛光打磨选用1500#——2000#砂纸  
手工打磨使用砂纸时一般将整张砂纸一裁为四,每块对折后用拇指及小指夹住两端,另外,三指摊平按在砂纸上,来回在物件表面砂磨。  
根据砂磨对象,随时变换,利用手指中的空穴和手指的伸缩,在凹凸区和棱角处,机动地打磨。大面积砂磨时,需掌握“以高为准”的原则,应用手掌转动砂纸,也可附衬稍硬的橡皮如海绵、软木块,用大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左右端面,放平砂磨。  
砂磨工指甲长短要适度,操作时避免伤及指头。  

为保证打磨质量,必须保证对打磨工进行培训、考核和管理。对打磨工队伍保持最大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认为“打磨工作最容易、不用教、不用管”。或“谁都可以去打磨”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  
好的刮腻子工、好的喷工,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砂磨工,这样才能保证工序间的互相检查及最终质量  
19机械油漆喷涂施工时为什么会产生气泡、针孔? 
答:喷涂施工产生气泡、针孔分析如下:  
1、现象:在机械油漆涂层表面首先出现许多大大少少的气泡,继而气泡破裂或在漆膜研磨时磨破即形成密密麻麻如针孔状之小洞。  
2、原因:机械油漆涂层内有气体(溶剂蒸气、水蒸气、膨胀的空气或其它能混进油漆之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突破机械油漆涂层鼓起形成气泡,进而破裂或磨破形成针孔。当机械油漆涂层之表层干速稍微高于内部,当表层已开始凝结而内部溶剂或空气还在继续蒸发时即会突破涂层表层形成气泡。这与下列情况有关:机械油漆粘度过高,一次涂厚,板材导管粗深,填孔不实含有空气;喷涂空气压力过高,机械油漆中混入空气过多;被涂机械表面附着油分、灰尘、汗水等,这些不洁物周围集结水分;机械油漆与被涂表面之温差过大;稀释剂使用不当、固化剂添加过量或用错固化剂;机械涂装环境温度过高或相对湿度过高;下涂之干燥不完全即施予上涂,上涂急速干燥;当采用加热干燥涂层时,温度过高,涂层加热之前静置时间不够,溶剂未充分挥发,油漆本身带入气泡,搅拌时产生的气泡未消除等等。  

3、排除方法:针对上述原因检查机械涂装工艺条件,调整适宜机械油漆粘度,配用适宜适量之稀释剂、固化剂,控制涂层厚度;作好基材的填孔、砂光,消除基材的污染;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的混入;改善作业环境,控制适宜温、湿度;适当拉长重涂时间,使下层干燥充分;油漆调配好后要静置20分钟后喷涂;采用加热干燥涂层时,控制静置时间使溶剂充分挥发再预加热涂层。  
20、适合作桔纹漆的机械构件要求与环境条件有哪些?  
答:1、平面、曲面及其它形状复杂的机械异形件均可喷涂桔纹漆。  
2、白坯的含水率一定要符合当地的平衡含水率。  
3、平面或曲面一次性连续喷涂面积不能超过2平方米,否则应分块施工。  
4、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方便观察效果。  
5、施工现场应方便施工人员行走自如,不能有过多的障碍物,高空施工应搭好脚手架,以方便施工人员自如走动  
21、机械桔纹漆是什么原因造成? 

答:1、桔纹漆或硝基亮光清漆涂装后漆膜不够光滑丰满;  
2、桔纹漆或硝基亮光清漆干燥时间太长;  
3、喷涂桔纹漆时气压太大,油量太小或喷枪离物面距离太远;  
4、施工时疏忽,在机械油漆开罐后没有充分搅拌均匀  
22、机械桔纹漆施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桔纹底漆前,尽量以双组份油漆做底。  
2、桔纹底应选用单组份油漆。(主要以硝基漆类或专配桔纹底)  
3、走枪速度、间隔距离要一致,并要把握好排气量及出油量。 4、同一种桔纹效果机械油漆施工粘度要统一。  
5、喷涂桔纹效果机械油漆施工粘度要统一。  
6、空气压缩机空气压力应保持一致,不要时大时小。喷枪口径以1.5—2.0mm为准。出油口要流畅。  
7、罩光时,清面漆涂装掌握好薄喷多次(分二次涂装)。  
8、桔纹图案是靠漆膜匀裂而呈现,一次不要喷得太厚,否则不会开裂,应小心控制出油量及枪数以选择最佳图案。(在喷涂过程中纹裂尚未终止前,可在裂纹上再喷,以控制裂纹大小。第一次喷时,行在小板上试)。  
9、配好的桔纹漆应在4小时内用完  

23、简述哑光面漆与高高光面漆两种机械油漆产品的特性。 
答:机械高光漆产品有很好的性价比,具有很好的丰满度,特优的透明度和硬度。并具有特优的耐黄性,办公高档些列硬度高,手感好,干燥速度快,具有很好的丰满度。  
24、简述闪光有色透明面漆产品优势。 
答:闪光有色透明面漆的特点:清丽脱俗,光泽柔和;漆膜保色性好,不易褪色,接近天然颜色,自然朴实,透明色有亮哑之分。有色透明系列分三个档次:极品有色透明系列、标注有色透明系列、有色透明系列A类。极品系列丰满度高,可免罩清漆即可达到客户要求。标准系列是市场普遍使用的产品,性价比高,A类属经济型产品,适合普通机械设备表面的使用。  
25、简述波纹漆产品系列特性。  
答:波纹漆使用于机床、机器、金属等家具,施工性能好,擦涂方便、不渗色,颜色均匀立体感强,颜色丰富,色彩沉实,可使波纹颜色统一,提高档次。对底漆附着力没有任何影响。  

26、在使用丙烯酸系列机械油漆时,须注意哪些情况? 
答:在使用丙烯酸系列机械油漆时,促进剂与引发剂不可直接混合,储存过程中,促进剂与引发剂要分开2处,喷漆后,工具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能用聚氨酯漆或硝基漆作封闭底漆,会影响附着力,混合后的尤其25度应在15分钟内用完,以上是须注意的事项。  
27、机械油漆开裂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面漆涂料硬度过高,柔韧性差,涂层过厚,没有干透就涂面层,催干剂太多,表层干连太性,机械油漆不配套,底面层的硬度相差太大,机械油漆过期,颜料与树脂分层,搅拌不匀易裂,环境恶劣等原因造成的。  
28、叙述机械油漆类哑光清漆与亮光清漆及配套固化剂。 
答:机械油漆配PG210固化剂,高品味半哑光清漆配PG640固化剂。  
高档半哑光清漆配980固化剂,高档半哑光清漆配哑光专配固化剂。  
半哑光清漆配950面用专配固化剂,330抗划伤半哑光清漆配PB面漆专用固化剂。  

水晶清漆配金刚专配固化剂,高品味水晶清漆配210固化剂。 
特亮水晶清漆配980固化剂,抛光型金刚水晶清漆配110抛光型固化剂。  
29、简述环氧底漆有哪些作用? 

答:环氧底漆可作为头道底使用,直接刷涂或喷涂到机械上,能清除毛刺,提高机械油漆涂层表面效果、防止金属基材的水分喝可挥发物质的外扩散,防止板材变形和起泡,增加漆膜丰满度和防止时间过长漆膜下陷,可作为面漆修色用。 

30机械油漆流挂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1、机械油漆施工粘度低,涂层过厚。  
2、喷涂距离太近,喷枪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  
3、机械油漆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搅拌不均  
4、被物机械表面过于光滑  
31机械油漆渗色产生原因有几点,有何解决办法? 
原因:1、底层未干即涂面层油漆。2、有色硝基底上涂聚酯漆  
办法:1、底层充分干燥后再涂面漆 2、底层油漆和面层油漆配套使用  
32、简述机械油漆起皱的解决办法? 

1、注意使用底层快干,面层干速稍慢的机械油漆  
2、施工中油漆粘度要适中,且控制好涂层厚度。  
3、选用配套稀料  
4、合理调好油量和距离  
5、正确按重量比操作  
33、简述机械油漆桔皮产生的原因? 
1、溶剂挥发快,油漆流平不好  
2、喷枪嘴口径大,涂料粘度高  
3、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平整,影响机械油漆流平性  
4、稀料不配套  
34、施工过程中,机械油漆咬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何办法处理? 
1、底层与层面不配套,如硝基底漆、聚酯面层  
2、机械油漆没有使用配套溶剂  
方法:1、底层与面层油漆注意配套使用。  
2、使用配套溶剂。  
35、机械油漆针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机械油漆施工粘度过高,搅拌时间过长,空气进入涂料中放不出来。  
2、涂层太厚,溶剂挥发困难。 

3、施工地温度高,湿度大。  
4、没有配套使用固化剂或骨化剂量太大。  
36、机械面漆成品表面粗糙与哪些因素有关? 
1、被涂物表面未清理干净年。  
2、施工环境不清洁,室内灰尘多。  
3、过滤网筛孔太大,涂料结皮,碎块混入其中未除。 

4、机械油漆和稀料不配套,溶解力不够。  
37、在操作过程中,机械油漆涂在产品上,有时会有气泡的毛病,有何处理方法? 
1、要求机械基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如北京10%)  
2、添加慢干水,调整挥发速度。  
3、不宜过厚,一次涂层不超过30μm。  
4、机械油漆搅拌后,静置15分钟(25℃)。  
38、机械产品喷涂面漆后,有时会有失光的缺陷,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被涂物表面潮湿或有酸、盐、碱等物质。  
2、被涂物表面过于粗糙,对机械油漆吸收量大,涂层太薄。  
3、现场环境湿度大,大于90%,涂层极易发白失光。  
4、稀料用量过多。  

39、机械设备产品涂装好后起皮是很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该怎么对待? 
原因:  
1、被涂物表面不干净,且有其他有害物质。  
2、底层与涂层之间过于光滑,涂层附着不牢。  
3、底层未干即涂面层,面涂层的表面张力大,易引起底涂层脱落。  
4、腻子刮涂后,表面溶剂或水分未干即涂面层。  
方法:  
1、被涂物表面处理应彻底。  
2、底材表面要适当的粗糙度。  
3、底涂层干透后再涂面层(如硝基漆)  
4、腻子必须充分干燥处理,水磨时干燥时间要相应延长。  
40、在机械油漆涂装操作时,遇到跑油现象,你是从哪方面去着手处理的? 

1、处理好油水分离器,防止水分混入其中,或避免油、蜡落在涂层表面。  
2、清理被涂物表面。  
3、调配好机械油漆的粘度。  
4、切断污染源或改换进风口。  
41、造成机械油漆漆膜表面砂纸纹有哪几点原因,怎么处理? 
原因:  
1、打磨使用的砂纸粒度较粗。  
2、涂层干燥不彻底就打磨。  
3、手工磨痕太深。  
方法:  
1、打磨注意选用合适的砂纸、砂布。  
2、涂层实干再打磨。  
3、可增加底漆涂层,磨平整后再涂面层。  
42、在机械油漆打磨过程中,粘砂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稀料溶解力不够,不能充分溶解机械油漆,使机械油漆中树酯与固化剂不能充分接触发生化学交联反应。  

2、固化剂的量不够,有剩余树酯未参加反应。  
3、树酯类型与固化剂成份类型不同,不能完全交联反应。  
4、空气潮湿度太大。  
5、砂纸的砂粒排列结构不合理,以至沙尘进入砂纸中较难脱落,或砂纸型号不恰当。  
6、一涂层膜过厚,或层间间隔时间太短。  
43、在机械油漆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起粒的现象,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1、改善环境,避开污染源。  
2、按要求配比,充分搅拌均匀。  
3、有关容器须清洗好,使用前要选用适合滤网过滤。  
4、改善排尘系统。  
5、配套使用稀释剂。 
  44、黄变是机械油漆的特性,而不是病态,相对条件下应怎样减低黄变程度? 
1、选用耐黄变涂料可减低黄变程度。  
2、加强家具保养措施(如:打蜡等)  
3、加热温度不可以过高(60℃以下)  
45、机械面漆成品后如遇到鬼影光泽不均,叙述一下产生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原因:  
1、喷枪被堵,出油出气不均。  
2、施工技术不好,走枪不均。  
3、底层涂膜不足或被打穿产生吸陷。  
4、喷涂前搅拌不均。  
方法:  
1、清洗喷枪,并注意保养。  
2、提高技术。  
3、底层喷够油,干后打磨平衡。  
4、喷涂前要求搅拌均匀。  
46机械油漆涂装工程完工后,漆面会产生回粘,说说原因和处理办法? 
1、交联型涂料固化剂量不足。  
2、慢干溶剂过多,溶剂挥发不完全。  
3、气候突变,温度高雨季施工。  
方法:  
1、按正确配比施工。  
2、选用合适的稀料,不要添加过量。  
3、延长干燥时间或适当加温。  
47、简述机械油漆变色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原因:  
1、固化剂添加过量。  
2、使用易退色的色漆。  
3、高温干燥变色。  
4、浅色涂装受紫外线直射。  
方法:  
1、机械油漆按正确配比。  
2、使用优质色漆。  
3、干燥时防止温度过高。  
4、使用耐紫外线涂料可减低变色程度。 
  48机械油施工过程应注意哪些常规事项? 
1、施工时保持环境的清洁,以防落尘根据需要采用刷涂或喷涂。  
2、机械油漆施工时需要一定专业与技巧的,当工艺及施工过程遇到模糊概念时,应向专业人士询问清楚后方可进行。 

  49、写出至少10种机械油漆特性名词术语和10种以上机械油漆操作缺陷名词术语。 
1、透明度、粘度、固体含量、相容性、遮盖力、重涂性、光泽度、附着力、硬度、柔韧性 
2、胶化、结皮、沉淀、返粗、发花、分油、流柱、针孔、桔皮、浮色、起皱  
50、机械底漆刷涂遍数有何标准? 并举例说明。 
答: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客户所提供的样品来确定。例如:做半开放工艺,做底漆时就应特别注意底漆的涂层。  
51、实色机械油漆调色为什么不能用色精?  
答:因为实色机械漆中颜色的成份主要是颜料组成。而色精是染料组成。无遮盖力,如果把色精用在实色机械漆中调色,色调不明显,且易产生浮色。  
52、机械油漆防止漆膜发白应采取哪些措施? 
1、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5%。  
2、喷涂时要经常检查油水分离器效果,要及时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  
3、要注意尽量采取较高质量的机械油漆和那天水  
4、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施工产生泛白时,应之前加入防白水  
53、底着色机械涂装工艺应注意哪些事项? 

1、擦拭颜的布料,尽量选用棉制白色的布。  
2、擦拭底色时,应顺或逆时针方式将着色剂均匀地涂布于素材表面。在顺金属纹方向将多余擦净,整理均匀。  
3、若素材质量较差时,应用粘度较低的头度底薄刷一遍。  
4、底着色后,涂地一遍底漆时不能太原,以免颜色发花  
54、在喷机械油漆银粉时,怎样才能避免表面发花? 
1、机械油漆粘度不能过低  
2、气压要稍大,油量要调小,薄喷多次  
55、机械油漆涂装环境有哪些要求? 
1、最佳环境应为15-25℃,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5℃  
2、温度最佳环境湿度为30-70%  
3、通风设备要好  
4、要保证环境清洁度  
5、采光要好喝充足  
6、应注意电火与油漆不能离得太近  
56、在机械油漆涂装之前对素材有什么样的要求? 

1、机械涂装时木材水份应保持在8-10%之间。  
2、金属表面的板材应用砂纸打磨干净  
3、涂装时板材的温度必须与环境温度相仿  
4、机械表面要洁净,应无汗水、油污等杂质  
57、做机械油漆喷涂装饰的好坏,会影响机械油漆操作吗?如果影响,是什么原因呢? 
答:会影响机械油漆操作,是因为差的纸张在亮光下看全部是小眼,在贴纸涂胶后会有水胶通过小眼渗出来,喷上的机械油漆会和胶起反应,造成机械油漆涂膜不良。  
58、为什么在机械油漆中,最好使用底漆作底层 
答:底漆是以填平为主要目的进行配方设计的,有其极好的填充性和打磨性,并且成本低。  
底着色工艺中,为什么不能使用透明腻子填充沙眼?  
答:着色前,使用透明腻子填充沙眼,干燥打磨后,因为油性太重颜色附着不上去,所以不能用透明腻子填充沙眼。  
59、环氧底漆封闭有什么优势? 

答:环氧底漆渗透性比普通底漆要好,成膜后,环氧漆与金属板材之间形成的封闭,涂膜的底漆更致密,封闭效果更好。  
60、为什么在涂布机械面漆之前,底漆要彻底打磨平整? 
答:可增强附着力,面漆成膜后有较强的附着性,如果底漆打磨平,面漆涂布后,涂膜效果平整度差。  
61、防锈底漆彻底打磨有何标准? 
答:在45°角看无光亮点,呈毛玻璃状。  
62、机械漆在调配时,为什么要按比例要求配地? 

机械油漆与固化剂的配地是通过化学反应分子式计算得出行,比例应严格控制,如果固化剂加多,漆膜会爆裂,产生气泡,哑光光泽偏高,如果少加固化剂,会出现漆膜硬度不够,耐划性差,慢干甚至不干。  
63、什么是机械油漆?  
答:机械油漆就是涂覆在被涂物表面并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材料。 

64、机械油漆,有哪几大类?  
1、工业漆 2、金属漆 3、聚氨酯漆 4、丙烯酸漆 5、机床油漆 6、双组份自干漆 

电话咨询获取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