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信息
09 09 2021

数控车床|无锡康驰精密机械|数控车床大修  东台精机数控机床  数控车床出租

当前位置: 首页> 机械及行业设备> 机床> 机械压力机
来源:[无锡康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联系人:孙先生
手机:13921125146
电话:0510-88222395
传真:0510-88222395
QQ:269682829
Email:269682829@qq.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无锡市新吴区坊前新风路23号
品牌:无锡康驰精密机械
价格:面议 元/
供应地:江苏省无锡市
产品型号:ED1685

小型数控车床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小型数控车床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小型数控车床在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劳动强度等诸方面都有普通机床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我国机床制造行业受益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环境有了长足进展,这其中领1先当今机床制造技术水平的数控机床产业更胜一筹。

   从我国数控机床产业格局来看,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地域性的明显也反应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不均衡。如我国一些老工业生产基地,数控机床发展速度相对发展还是很缓慢的。希望有了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我国数控机床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企业自身发展越来越好。我国数控机床目前的产业格局特点十分明显。在浙江、山东、北京、河北以及四川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对外开放水平较高,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地区市场辐射广,比如四川,经济水平显然不如东部沿海,但是在西南地区,四川数控机床的市场广阔,加上国家的支持,因此发展比较快。

   目前,我国小型数控车床企业应该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今后长期的战略重点,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方面转变,加快淘汰低档的资源性、高能耗产品,全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升小型数控车床行业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工业4.0时期国内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方向


我国机床行业却一直都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境。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以及整个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国防现代化需求加大,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下,我国机床市场呈现产需两旺的态势。所以从2012年起,中国机床市场进入调整期,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较短的范围来说,应有十年以上。

工业4.0是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是未来的一个新常态,代表着一种融合,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工业4.0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提出,现在已经在世界上几个工业大国开始进行实施。工业4.0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相融合以提升工业水平的国家产业战略,目前正在深刻影响今后的全球工业产业布局。机床作为工业的母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机床消费大国,在工业4.0时代,我国机床该如何发展?今天,笔者就这些问题给大家做个解读。

“今年上半年,在市场需求持续疲弱的影响下,机床工具行业运行呈明显的惯性下滑趋势,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滑,并且亏损面不断扩大。”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常务副理事兼秘书长陈惠仁说,“我国机床行业最1大的软肋,就是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迟迟迈不上中高端。”

笔者认为,在工业4.0时代,我国机床行业对待互联网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主动融合,将工业4.0的互联网思维和机床制造联合起来。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等本质是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更高,和用户的交流更密切,信息获取更方便,是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这也意味着,对于机床工具行业这样一个生产装备的产业而言,互联网只能是发展的工具、手段,不能是主体,主体只能是制造本身,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对于机床企业来说,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技术创新,用技术创新引领一系列产品、模式和液态的创新。同时,企业在工业领域内要进行若干转型,比如从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转型,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等。再加上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层高度关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十一五”规划已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机床则成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之一。

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和工业4.0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就算没有德国在传统工业领域的雄厚基础,也缺乏如美国般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机床行业在未来也能插上腾飞的翅膀。


机械工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回顾与总结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脊梁。机械工业在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体现国家产业竞争力以等方面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机械工业由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主基调的中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机械工业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两化融合继续推进,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转型升级进展明显。行业基础领域得到强化,一批高端装备研制成功,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

  1、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平稳增长。机械工业资产总额由2010年的10.97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9.2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1.91%。年主营业务收入由2010年的13.96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2.9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48%。

  2、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汽车产量由2010年的1826万辆增至2015年的2450万辆,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1一位;大型拖拉机的产量由2010年的15569台增至2015年的7.7万台;数控机床产量由2010年的22.4万台增至2015年的23.5万台;发电设备产量连续10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

  3、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产品外贸总额从2010年的5138亿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6665亿美元,年均增长5.34%。其中,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258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3888亿美元,年均增长8.51%。外贸结构日益优化,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63%。

  4、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利润总额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45%。税金总额由2010年的5837亿元增至2015年的8869亿元,年均增长8.72%。2015年,我国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6%,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电话咨询获取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