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维护与预见性维护的区别 (1)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是为防止设备可能的失效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维护活动,以保持设备正常的能力。 (2)预见性维护 预见性维护是通过对过程监视、设备监视等所得到的数据,预见可能将会发生的设备失效模式而进行的维护活动。 2、预防性维护 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是:清洁、检查、润滑、紧固、调整、防腐、整齐、安全。 设备的保养工作依据其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可划分为三级:日常保养(例行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属于定期保养(注:在某些书中,将日常保养称为一级保养,以此类推为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对预防性保养,要做好保养计划,保养计划分为年度保养计划、月度保养计划,必要时还要做好周保养计划。 因为预防性保养的项目与内容是固定的,所以保养计划中可以不列出保养项目及内容。 (1)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每天由操作者进行。日常保养的内容多为表面性保养。 日常保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检查,包括班前、班中、下班时的检查,比如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 ①检查皮带是否松动。 ②检查制动开关是否正常。 ③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 ④检查易于引起故障和发生故障的部位、机构和机件。 2)紧固。比如检查易松动的螺钉并上紧。 3)润滑。依规定添加润滑油。 4)清洁。清扫、擦拭设备。 5)其他。如对气动设备每日定时排水,下班时放气。 为了做好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有必要编制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规程。 (2)一级保养 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指导(也可由维修工人进行,操作工人配合)。一级保养是一项计划性维护保养工作,保养的内容有一定的技术性,但不多。保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调整、更换、修复,如下: 1)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部位的拆卸、检查,彻底清除油污,疏通油路。 2)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过滤器等。 3)检查磨损情况,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 4)清扫、检查电器箱、电动机,做到电器装置固定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牢靠(可由维修电工负责)。 5)清洗附件及冷却装置,等等。 一级保养完成后应做好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要进行验收。 保养周期视设备具体情况而定(设备一般每运行500小时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 (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配合协助(也可完全由维修工人进行)。 二级保养内容技术性要求高,保养内容如下: 1)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 2)对各主轴箱、变速传动箱、液压箱、冷却箱进行清洗并换油。 3)修复或更换易损件,部分刮研。 4)检修电器箱,修整线路,清洗电动机。 5)检查、调整、修复精度,校正水平。等等。 二级保养完成后,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要进行验收。 二级保养要保证主要精度达到工艺要求,个别精度难以恢复时,延至下次大修。二级保养的周期视设备具体情况而定(设备一般每运转2500小时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可以看做是定期修理。 设备大修是工作量的一种计划修理。大修需将设备全部解体,检查、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零部件,校正和调整整个设备系统,恢复设备的原有精度、性能、生产率,以及外观(外表重新喷漆等)。设备的大修可结合设备的技术改造来进行。

真空泵选型的注意事项
真空泵的工作压力应该满足真空设备的极限真空及工作压力要求。通常,选择泵的真空度要高于真空设备真空度半个到一个数量级。
每种泵都有一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因而,泵的工作点应该选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不能让它在允许工作压力以外长时间工作。应尽可能要求真空泵在水环真空泵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1排除故障的基本原则
有了故障应及时排除,不可使水环真空泵“带病”工作。
排除故障的步骤:弄清表现―分析原因―加以消除。
故障原因应多方面分析,力求准确判断。且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2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办法
2.1 抽气量不够或真空度降低
通常这是由于真空系统漏气造成的。真空系统包括挤出机的真空室、抽气管路、阀门及所有接头,想要它们完全不漏气,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靠及时发现、正确解决。
当工作水量不够,形不成水环时,也可导致抽气量不够或真空度降低。若供水不足,应增大供水量,保持水箱(或水池)的水面不低于真空泵轴的中线;若供水阀开合度不够或泵体水道堵塞,应查明情况处理。
工作水温度对抽气量和真空度具有较大的影响,若工作水温度过高,此时应补充新鲜冷却水或增加循环水冷却装置,降低工作水的温度。
叶轮与侧盖或壳体间的间隙过大也是造成抽气量不够或真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此种情况应更换垫片,更换磨损件,调整间隙即可解决。
2.2 轴承过热,超过轴承正常使用温度范围
一般是由于轴承箱缺油或润滑油变质引起轴承温度异常。在确认原因后及时添加油脂,更新润滑油,以免损坏轴承。
泵轴、电机轴不同心,泵轴弯曲变形等也会引起轴承过热。用千分表来测量泵轴在径向的跳动量,如果是滚动轴承,跳动量通常不应超过0.05mm.如果是滑动轴承,则不应超过滑动轴承摩擦副的间隙。此外,还要检查一下轴和轮毂的旋转跳动,泵正常运转,在不同的转速下有不同的旋转跳动容许值,通常1450r/min时容许值不大于0.15mm,在2900r/min时容许值为不大于0.10mm.如果超过容许值,要对轴和轮毂进行圆周向逐点测量,看看轮毂有无偏心,或者不同心,或者轴弯曲变形,并加以矫正。
2.3 真空泵启动困难,电机过载运行,电机电流超过其允许值
泵轴的弯曲变形、实际运行参数超出泵的设计参数范围(例如超大流量运行)、转动部件产生摩擦等都是电机过载运行的原因。检查并矫正泵轴,用阀门控制使得运行参数在泵容许的参数范围内,或拆开泵体排除摩擦,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泵长期停机后,泵内零件生锈,也可造成真空泵启动困难。可以用机油润滑后,拆下电动机风扇罩,转动风扇叶,使之灵活转动。
由于在砖瓦企业一般直接采用普通自来水作为工作液,水中含有钙、镁等碳酸盐类物质,泵长时间运行,水温升高,泵体内易结垢,这也是造成启动困难的原因之一。泵体结垢后,在不想拆泵的情况下,可采用草酸溶液或10%的稀灌入泵内浸泡0.5h~1h,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泵体,将渣子冲出,然后用30%碱水浸泡20min,再用清水冲洗5min,泵清洗完成。注意浸泡时应注意浓度及浸泡时间,避免将泵体损坏。结垢严重的情况下需解体除垢,重点清除叶轮及分配板(或分配器)上的水垢。重新组装时注意调整好轴向间隙。
2.4 真空泵运行时存在异常振动及声音
通常是由于泵轴与电机轴对中性差、泵轴弯曲变形、泵运行发生汽蚀及转动部件产生摩擦等引起,如果以上问题都不存在,还应检查地脚、泵壳螺栓有无松动,检查泵的管道是否存在明显的应力。如果应力过大,应该在进口或出口处加以支撑,以减少或消除应力。必要时应拆卸并重新安装。
2.5 真空泵磨损严重,寿命低
真空挤出机工作过程中,真空泵除了抽出原料中的空气外,还有部分水分和原料颗粒。原料颗粒被吸入真空泵,泵体、叶轮等部件在原料颗粒的冲刷下加速了真空泵的磨损,缩短了泵的使用寿命。
一般我们应在真空室与真空泵间增加除尘罐(或过滤器),滤除气体中的杂质,净化进入真空泵的气体,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当除尘效果不理想时,可增加一级除尘罐(或过滤器)。区内,也就是在临界真空度或临界排气压力的区域内运行。
应避免在真空度或排气压力附近运行。在此区域内运行,不仅效率极低,而且工作很不稳定,易产生振动和噪音。对于真空度较高的真空泵而言,在此区域之内运行,往往还会发生汽蚀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明显标志是泵内有噪音和振动。汽蚀会导致泵体、叶轮等零件的损坏,以致泵无法工作。
根据气量和真空度选择合适的真空泵。要保证生产所要求的真空度或在其工作压力下排走真空设备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气体量。
选择真空泵时,需要知道气体成分,气体中含不含可凝蒸汽,有无颗粒灰尘,有无腐蚀性等。针对被抽气体选择相应的泵。如果气体中含有蒸汽、颗粒及腐蚀性气体,应该考虑在泵的进气口管路上安装辅助设备,如冷凝器、除尘器等。真空泵的价格、运转及维修费用。在使用许可的情况之下,应尽量选用价廉物美的真空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