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的结构特点 (1)泵总体结构型式真空泵的泵体的布置结构决定了泵的总体结构。立式结构的进、排气口水平设置,装配和连接管路都比较方便。但泵的重心较高,在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差,故这种型式多用于小泵。卧式泵的进气口在上,排气口在下。有时为了真空系统管道安装连接方便,可将排气口从水平方向接出,即进、排气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此时,排气口可以从左或右两个方向开口,除接排气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阀。这种泵结构重心低,高速运转时稳定性好。一般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种结构。泵的两个转子轴与水平面垂直安装。这种结构装配间隙容易控制,转子装配方便,泵占地面积小。但泵重心较高且齿轮拆装不便,润滑机构也相对复杂。(2)泵的传动方式真空泵的两个转子是通过一对高精度齿轮来实现其相对同步运转的。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联接。在传动结构布置上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电动机与齿轮放在转子的同一侧如图。从动转子由电动机端齿轮直接传过去带动,这样主动转子轴的扭转变形小,则两个转子之间的间隙不会因主动轴的扭转变形大而改变,故使转子之间的间隙在运转过程中均匀。这种传动方式的缺点是:a.主动轴上有三个轴承,增加了泵的加工和装配难度,齿轮的拆装及调整也不便;b.整体结构不匀称,泵的重心偏向电动机和齿轮箱一侧。

空泵油的选择要求
1、真空泵油的密封性
真空泵油需求具有适合的粘度,在低温下能使真空泵疾速启动,在高温下真空泵油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泵内真空泵油具有较低的温升。不含有轻质的易挥发组分,降低运用过程中真空泵的返油率。
2、真空泵油的饱和蒸汽压
饱和蒸汽压是真空泵油较关键的指标之一。在恒温的密闭容器中,当汽液两相到达动态均衡时的压力称谓饱和蒸汽压。
油品的饱和蒸汽压要尽量低,在泵的工作温度下,仍要具有足够低的饱和蒸汽压,并要低于真空泵规则的极限压强。在60℃温度条件下至少要到达6.5×10-5 kPa(因温升每上升20℃,饱和蒸汽压大约要下跌一个数量级)。
3、真空泵油的极限全压力和极限分压力
极限全压力:由皮拉尼计或热偶真空计测出真空泵一切物质(气体)产生压强的总和。国外目前注重全压强的测试指标。
极限分压力:用水紧缩式真空计(麦氏计)测得的泵的极限空气分压力,双级旋片泵分压力应为≤6×10-5kPa。极限全压力与极限分压力差值请求不大于一个数量级。二者之间的差值越大,真空泵油中含有的挥发成分就越多,油品的性质就越差。
(注:极限全压力、极限分压力均采用双级优级真空泵停止实验)
4、真空泵油的光滑性
摩擦面的磨擦磨损、外表疲倦磨损以及腐蚀磨损等,都与光滑条件有关。表现佳的真空泵油有利于抑止腐蚀磨损;能够有效地减轻粘着磨损和外表疲倦磨损;流体光滑剂对摩擦面具有清洗作用,也可减轻磨擦磨损。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
5、真空泵油的降温冷却性能
降低摩擦面的温度是光滑的一个重要作用。摩擦面运动时必需克制摩擦力而作功,耗费在克制摩擦力上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其结果将惹起摩擦面温度上升。摩擦热的大小与光滑状态有关,粘度高的热量最,粘度低的热量最,而边境摩擦的热量则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可见,用适宜粘度的真空泵油不只能够完成液体光滑,减少摩擦热的产生,而且还能够将摩擦热及时地带出泵体外。


该系列真空泵可单独使用,亦可作为增压泵、扩散泵、分子泵及钛泵的前级泵使用。可供真空镀膜、真空热处理、真空浇铸、电子管、灯泡、热水瓶等的排气。医疗卫生和实验室亦可配供此泵。注意:该泵不宜抽除含氧过高、有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真空油起化学反应,含颗粒尘埃的气体,也不能用来把气体从一个容器抽送到另一个容器作输送泵。设有掺气阀时,可抽送适量可凝性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