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数控车床如何使用寿命长? 双头数控车床即使用现代化数控电脑系统操作的双头车床,与普通双头车床相比,加工具有更精细化与自动化的特点。两端各有一处车削加工点,并分别使用一个数控系统进行控制。 双头数控车床的位置应远离振源、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热辐射的影响,避免潮湿和气流的影响。如机床四周有振源,则机床四面应设置防振沟。否则将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将使电子元件接触不良,发生故障,影响机床的可靠性。 电源要求 一般双头数控车床安装在机加工车间,不仅环境温度变化大,使用条件差,而且各种机电设备多,致使电网波动大。因此,安装双头数控车床的位置,需要电源电压有严格控制。电源电压波动必须在答应范围内,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否则会影响数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温度条件 双头数控车床的环境温度低于30摄示度,相对温度小于80。一般来说,数控电控箱内部设有排风扇或冷风机,以保持电子元件,非凡是中心处理器工作温度恒定或温度差变化很小。过高的温度和湿度将导致控制系统元件寿命降低,并导致故障增多。温度和湿度的提升,灰尘增多会在集成电路板产生粘结,并导致短路。
斜导轨数控车床夹具安装要点;
目前斜导轨数控车床液压卡盘和液压夹紧油缸的连接是靠拉杆实现的,液压卡盘夹紧要点如下:首先用搬手卸下液压油缸上的螺帽,卸下拉管,斜导轨数控车床并从主轴后端抽出,再用搬手卸下卡盘固定螺钉,即可卸下卡盘。斜导轨数控车床对传感器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可靠性高和抗干扰性强;
(2)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3)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运行环境;
(4)成本低。
不同种类斜导轨数控车床对传感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大型机床要求速度响应高,中型和高精度斜导轨数控车床以要求精度为主。

双头数控机床行业分析;
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是市场热门商品。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跌宕起伏,已经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2008年年产已达12.2万台。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突出“外国制造”的“重围”,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消费超过60亿美元,台数超过10万台,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
2011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25.71万台,比上年增长20.6%,产量终于超过25万台,创下历史新高。数控机床增速高于普通机床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数控机床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并明显提速,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依靠自主创新,使得技术产品向高端升级步伐加快。
2012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为20.57万台,同比下降16.19%。
2013年11月1日,由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五轴数控机床交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这一国产机床整机的高端应用,标志着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迈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高dang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持续投入,显示了国家对于发展高dang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决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专项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以上。
在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振兴等背景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高dang数控机床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3-5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这必将带动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无疑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展望“十二五”,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高dang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dang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