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加工能力床身最大回转直径mmΦ360
工作台最大回转直径mmΦ110
最大加工直径mmΦ350
最大加工长度mm250
进给行程
X/Z轴最大行程mm340/250
X/Z 轴最小位移单位mm0.001
X/Z轴N.m伺服4/4
X/Z轴快移速度m/min 15/20
精度主轴旋转精度mm0.0001
加工圆度mm0.001
加工圆柱度mm0.003
加工表面粗糙度Raum0.4
X/Z轴重复精度mm0.003
X/Z轴定位精度mm±0.005
主轴主轴形式mm
超精密气静压主轴主轴通孔直径mmΦ60
主轴最高转速rpm10000
工件夹紧方式 气动活灵式夹头夹紧或6″卡盘
主电机功率(变频)kW4
控制系统数控系统台广数GSK928TDC/伺服
X、Y轴分辨率mm0.001
刀架刀架型式 排刀架刀架(型号/数量) 四件单面排刀架
刀杆尺寸mm16×16
机床净重kg1500
机床外型尺寸(长×宽×高)mm2000×1400×1580
电力需求(功率/电流)kW/A6kW/13A
洛阳传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静压超精密内外园磨床;,填补了国内超精密加工设备的空白,该设备使我们的加工精度跨入了纳米级时代。该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司拥有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和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并拥有先进的数控设备、高精密度磨床等专业设备和检测仪器,保证了产品生产的高精度、高质量。
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美国因开发激光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红外线实验装置需要大型金属反射镜,因而急需开发制作反射镜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以单点金刚石车刀镜面切削铝合金和无氧铜的超精密加工机床应运而生。1980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开发了三坐标控制的M-18AG非球面加工机床,它标志着亚微米级超精密加工机床技术的成熟。日本的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开发滞后于美国20年。从1981~1982年首先开发的是多棱体反射镜加工机床,随后是磁头微细加工机床、磁盘端面车床,近来则是以非球面加工机床和短波长X线反射镜面加工机床为主。德国、荷兰以及中国台湾的超精密加工机床技术也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开发工作虽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广大精密工程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