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iotways.cn/a/news/2018/0814/86.html
首先就是我们用户自身,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见码就扫。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市面上免费扫码赠东西等促销活动。“扫一扫”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有可能存在某些不法行为,尤其不要轻易提供个人的姓名、身份证、银行卡、电话、通信住址等信息。即使是可信的二维码应用,也有可能受到某些黑客不法分子恶意的利用变成恶意的二维码。
同时,随着二维码的普及,用户自身也应该掌握一些二维码的相关知识、常见案例,明辨是非,做到不上同样的当。当然,也要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包括到官网下载工具软件,及时在手机中安装防病毒软件,不去点那些不熟悉的链接等。
其实是支付机构,也应该在给予给用户提供更多保障上下功夫。工商银行作为首家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工银二维码支付具备当前市场主流扫码产品的全部功能,而且采用国际领先的令牌技术对卡号进行变异处理,隐藏真实卡号信息,确保账户资金安全。同时,通过实时风险监控、交易限额控制、大额交易验证、二维码60秒强制更新等一系列安全控制措施,为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提供了银行级的保护。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银联联合40多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二维码支付上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是一种有益尝试,旨在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交易方式。
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在“扫一扫”支付上也采取了多项技术手段降低交易风险。为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避免因二维码的传播而被解析出用户账户或交易订单信息,支付宝首先将需要通过二维码传递的信息用加密算法加密成字符串,再将字符串编译后形成二维码。因此即使二维码被他人获取并进行扫描,其仅能解析出经加密的字符串,而无法进一步解析出用户的任何相关信息。通过商户收银台形成的条码以及通过支付宝APP形成的条码都具有时效性,过期后将会形成新的条码,而之前已生成的条码将会失效,从而防范因条码被复制传播而导致的信息及资金风险。
最后,还需要政府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专业的技术标准,并规范支付业务的开展。《2017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指出,线下扫码支付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一方面,接入线下扫码支付的商家也享受到了数字化营销与经营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另一方面,线下扫码支付简单快捷,为用户带来了便捷的消费体验。
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二维码支付定位于小额、便捷和银行卡支付的有效补充,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开展。其中包括确立了依据业务实质,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支付机构、使用银行账户还是支付账户开展二维码支付,均应根据交易验证安全等级、通过交易额度进行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监管思路。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认为,二维码支付若想健康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常见的二维码QR码在2000年成为国家标准,前几年国家出台了二维码的有关政策,但目前还未对二维码发布一个全面标准。他还表示,“除了制定二维码支付业务规范,国家应加强二维码支付的顶层设计,制定全面的行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和使用我们的国家标准。”
09
09
2021
二维码支付盛行,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深圳市通优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先生
手机:17157619078
电话:0755-26979016
传真:0755-26979016
QQ:2943723014
Email:2943723014@qq.com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布吉布龙路
品牌:
价格:面议
元/
供应地:广东省深圳市
产品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