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相对较少 相对于城市废水的处理手段,农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市政污水处理具有更成熟且控制良好的处理方式及完善的市政污水管道系统。农业废水的特性使其更具有采用微藻处理的潜力,更适合于微藻生物质和油脂的生产。因此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当地废水处理场,都可作为微藻处理废水的潜在处理对象。研究试验已经证实,小球藻(Zofingiensis)在养猪场废水处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废水营养元素去除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微藻生物质和油脂产量,其一个生长周期即10d后的微藻生物质产量达到了2.9g/L(Zhu等,2013)。研究发现,将养猪场废水稀释以达到较佳的营养浓度后,微藻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另外,奶牛场废水经高度稀释后,用微藻处理可将含牛粪的废水转化为微藻高价值副产品(Wang等,2010)。 (一)部分设施质量和运维管理水平尚待提高 在前阶段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时,几乎是“大呼隆”和“急风暴雨”式的,有些一味赶时间、追进度,加之有些材质参差不齐、优劣不等,导致做工粗糙、质量不高和经kan而不经长用。在运维中一些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设施损坏,有的未及妥适维修,有的等待解决办法。有些乡村运维人员缺乏专门培训,“拉郎配”和“临时工”居多。另外,城镇污水厂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上因设备原因而不相适应,亟需扩容和管网改造。 (二)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市政、建设、环保、水务、交通、电力等多个部门,又连着县、乡、村、户,极易造成管理交叉重叠、职责权限边界不清,需要进一步厘清载明。同时,由于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漠,护水、洁水做得不够,生活污水直排习已为常,导致一些村庄污水收集困难,治污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专业运维基础弱 从政府层面kan,相关职能部门缺乏统筹实施大规模、散分布设施管理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机构、平台可以无缝对接;从镇村层面kan,未曾建立专门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集体经济负担能力有限;从社会层面kan,很多地区没有具备承接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长效运维管理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要大面积实施社会承接力量严重不足。 (四)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农民参与发动难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目前尚无国家统一的评价标准,省级实施细则也未出台,各地执行的一般是企业标准或者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协商标准,相互间存在标准不一致问题。并且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一度被认为是政府、行业部门和村集体的事情,农民参与度较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我们知道,农村的生活污水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不仅包括洗衣做饭产生的废水,还包括厕所产生的污水等。另外,学校政府和医院的排放污水的重要来源。农民养殖的畜禽粪便也是一个重要来源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的行政村数量达到了六十三万多,由于排水渠道系统的缺乏,农村的生活污水被大量直接排放。在农村中,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和漫流的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只有一少部分的村庄有排水明渠的建设,但往往是雨水和污水共用的,这也就导致了流域地表水污染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农村水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的饮用水不符合标准的农村覆盖人口达到了三亿多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我们可得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不力,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和生产安全。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生活污水总量大,每年都在递增
在我国人口中,农村人口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49.68%,农村人口是50.32%。根据人均用水定额来计算,农村的生产生活污水量数量巨大,由此可见,农村生活污水的量是巨大的。并且,在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之后 ,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随着洗浴设施和卫生厕所的普及,农村生活的污水量会大大增加。
水质、水量波动大
农村生活的污水量跟生活习惯、生活水平乃至季节有很大的关联性。总的来讲,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水质和水量不稳定的现象。并且,对于不同时段而言,水质的差别非常大。比如,在做饭时间,有机物含量高,污水中的合成洗涤剂比较多,其中的细菌病毒也很多。除此之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变化非常大,在一年四季中,水量的差别较大,比如夏季的用水量比其他季节要多一些。最后,每天的用水量也有所差别,白天的排水量往往比夜间的排水量要大一些。
面广且分散
我国农村分布较广,且缺乏排水收集系统,收集难度大生活污水多为无组织排放,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