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中水回用 化工废水主要包括含氟废水(6000m3/d)和有机废水(11200m3/d)。含氟废水主要是废气洗涤塔、阵列湿法刻蚀工序等排放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磷酸盐、xiao酸盐、氟化物等,具体水质指标如下:pH值为2.2、BOD5为190mg/L、COD为630mg/L、SS为18mg/L、TN为100mg/L、NH3-N为65mg/L、TP为15mg/L、氟离子为60mg/L、铜离子为6.6mg/L。有机废水主要是阵列清洗工序、阵列光刻工序、阵列剥离工序、成盒工程、彩膜显影工序、彩膜清洗工序等排放的废水,主要污染物包括清洗剂、显影液成分、剥离液成分、季铵盐、异bing醇等,具体水质指标如下:pH值为6.1、BOD5为680mg/L、COD为1670mg/L、SS为10mg/L、TN为50mg/L、NH3-N为34mg/L。 处理工艺的确定 综合考虑废水水质以及处理工艺运行维护的方便性、安全性与自动控制。 采用“异核结晶+混凝沉淀”组合工艺作为物化处理工艺,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总磷、氟化物和重金属离子;采用“两级A/O+MBR”组合工艺作为生化处理工艺,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硫化物、总氮和氨氮等;最后采用RO深度处理工艺去除废水中残余的氨氮和总氮,以保证出水总氮和氨氮浓度都在1.5mg/L以下。通过上述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

试验不同pH值条件下反渗透系统对热电厂污水处理中的效果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在工业领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水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膜分离的方式来实现对于水的处理,具有脱盐率高、环保等的特点。在我国的热电厂发电工作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通过对污染中水使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回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热电厂是用水大户,其用水的近7成用于循环冷却水,冷却水完成冷却循环后其水质中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将这些污染水直接排放在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同时也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采用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进行循环使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的重要措施。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中含盐量比较高,在对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脱盐处理,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脱盐处理的主要技术,其具有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的特点。在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反渗透处理的过程中其处理效果会受到给水pH值的影响,膜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技术中两项最主要的性能指标,而给水pH值的变化会对上述两项指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为确保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反渗透处理效果应当对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反渗透处理效果进行试验以找出最you的给水pH值条件。

BAF培养微生物效果差
BAF曝气生物池采用生物接触的好氧膜法将生化反应和物理过滤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污水处理时,有时对反应容器内的微生物菌群的驯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般采用向尿素、葡萄糖曝气池中添加营养物质的方法改善,每天配置较高浓度的营养液,定时定量地将其投入到曝气池中,并与曝气池的进水、排水、反洗工作的时间错开,以免造成营养物质流失而不能及时供应微生物的生长营养所需。这样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接触氧化环境,使微生物的培养保持在其生长平衡期内,容器自反应一段时间过后,就可以达到出水水质的要求。
曝气池杂质除去率低
如果在废水污水进入曝气池的装填滤料量不够,则会导致大量微生物菌群没有充分均匀的生长环境去吸收营养进行好氧生化反应,最终无法生成足够数量的生物膜,就不能充分除去BOD5 、CODcr和氨氮化物。改善滤料合理填充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石灰品质影响澄清度
在石灰混凝澄清池中,需要保证石灰的品质过关,对它的粒度、有效含量等都要一一检测清楚,一定要达到可以使澄清池正常运行的标准。对于石灰搅拌容器,要保证它的功用性能的良好,可以正常溶解搅拌石灰。同时,设备还要经常检修养护,要定期清理溶解罐里面的淤泥污垢。设备停运之后,也要按照既定标准彻底清洗石灰系统,维持清洁。
澄清池影响出水质量
澄清池的药品投放量、溶解搅拌速度、和排泥频率会对出水的质量有较大影响。一般shou选加入的药品是氢氧化钙(2%~4%浓度)和聚合硫酸铁(20~30 mg/L)。澄清池的实际运行流量如果小于600 t/h,搅拌速度一般为10 ~ 12 r/min;如果流量高于600 t/h,搅拌速度可加快至14 r/min。另外,还要根据澄清池中水质变化来决定排泥的频率,一般是一天3次,每8小时一次。按照这个标准可以保证澄清池良好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