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对NaCL的脱除率在90%以下,反渗透膜几乎对所有的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但纳滤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高脱除率; 纳滤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个纳米(nm)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在饮用水领域主要用于脱除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发残留物质。 采用合理的水处理工艺,配合水的深度处理,处理水可达到CECS61-94中水回收用水标准等,可以长时间循环使用,节约大量水资源。 水处理(water treatment )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 污水处理中常用药剂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为以下几种: ①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环节。 ②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③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④破乳剂:有时也称为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污水气浮前的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⑤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活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⑥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近年来,环保行业脚踩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的风火轮,一路驰上行业高峰。再观环保行业细分领域,水处理领域更是持续高调走红,喜报连连。据统计,水处理行业将继续保持发展的强劲势头。在环保督查严督严办的当下,新增污水处理设施所需投资金额将达1506亿元,市场空间迎持续爆发性增长。
水处理领域持续开挂或将引爆1506亿市场,随着我国水资源的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下,水资源的供给面临严重供需矛盾。根据世界银行2016统计,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18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1/3,体现了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不仅如此,我国水质污染问题突出,有4成地表水的水质污染严重。
水质污染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工业生产、农业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总而言之,以水处理为主要手段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水处理行业将保持刚性需求。
水污染处理已经得到了国家政府和高层领导的重视,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十三五期间水污染治理产业可以分为三条路线:控源截污;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农村污水处理率提高。其次,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水十条 )发布和污水处理PPP等政策也开始密集出台,水处理市场空间广阔。2015年7月,环保部又建立了《环境保护督查方案》,计划用2年时间覆盖全球范围。2016年已经完成了首批和第二批的环保督查;2017年4月完成了第三批环保督查,目前2017年8月份第四批督察已经启动。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力度严格,查处问题数量增加。这次的政策监管趋严不仅对大量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关停限产,同时也会要求企业达标排放,给水处理带来了更多市场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