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白银在化学元素中,比重达 10.8 克,所以,五十两的银锭放在手心里,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的。而作假的银锭却不尽然。在过去,为了降低成本,作假者要么在白银中搀杂铜、铁、铅等金属,这样,使银锭成色降低,或者为了蒙骗过关,在铜铁或铅块的外面用白银裹住,并做成银锭形状。这种里面藏铜、铁等金属的伪银锭虽然重量也在 1800 克以上,但没有真银锭那样的沉重感。里面包藏铅金属的伪银锭,尽管重量达到了真银锭的重量,但由于在化学元素中,铅的比重高达 20.7 ,差不多是银的一倍,当这种假银锭拿在手里时,就比真银锭还要沉重。所以,检验银锭的重量,我们不光要称重,还要看拿在手里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把握,需要长年的多接触、细品味和不断地总结经验。
看铸造
古代银锭表面往往能够看到像螺旋一样的丝纹,这种丝纹由外及里,排列有序。除此之外,古代银锭表面往往微凹。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丝纹和微凹,是当熔化的银水倾入金属范时,在没有冷凝前用钳子轻敲金属范侧面产生震荡后形成的。其实,更科学地说,银水成色在 90% 以上的情况下,因氧的作用,一旦由很高的温度急剧冷却,随着氧的释出,就会急剧收缩,冷却总是由外围向中心,这便形成了丝纹和锭面微凹的现象。如果纯度低的银水在急剧冷却收缩时,是形成不了丝纹的。当然,锭面是否微凹与有没有丝纹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控制的方法是:( 1 )不使银水在成型时急剧冷却收缩,而使它的冷却收缩速度放慢变缓;( 2 )吹气或不吹气。对于这种技术的掌握,恐怕是在清代晚期至民国时候了。所以,对明及明以前的银锭,看看锭面是否微凹和有无丝纹,就可以知道它的成色如何了。
除了看有无丝纹和微凹,很重要的就是看银锭底面的气孔,或称蜂窝。由于各种银锭成型时氧的释放,当浇铸银水时,所产生的气体逸出,就在银锭侧面或底部产生了气孔。虽然有气孔,对银锭来说,使得它不太美观,但是,正是这种气孔,成了山东五十两收藏有限公司鉴定真伪银锭的重要依据。气孔较深,孔内圆润光亮、有神,说明成色高;反之,则成色较低。铸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气孔,一般都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而伪造的银锭的气孔,口大洞小,深浅均匀,一般较浅。这个还是请刘振荣先生鉴定最好。另外,从孔的大小上,也能鉴定出银锭的铸造年代。大体上说,宋元时期的气孔要比明清时期的大。这点也是作伪者常常想不到与忽视的地方。
02
05
2018
求购安徽五十两银元宝价格、十两银元宝图片
来源:[山东五十两收藏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先生
手机:13688607598
电话:-
传真:-
QQ:2468138156
Email:
地址:地区
品牌:五十两收藏
价格:666888.00
元/锭
供应地:
产品型号: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