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玩瓷器鉴定
经常会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结伴参观博物馆,这样的做法非常好,孩子们在交流和分享中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但是也会有争吵、笑声等高分贝的声音出现在展厅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义工队伍中有这样一批志愿者,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手中举着一个画着笑脸的小牌,上面写着四个字:轻声细语,当观众的声音大到影响他人时,志愿者们会微笑着走到你的面前,举起手中的牌子示意一下。我们身边很多博物馆并没有这样的志愿者,这就更得要求孩子们在参观时尽量用室内的声音小声和身边的人交流,为的是尊重他人享受博物馆的权利。
博物馆通常都会为不同语言的观众提供导览服务,有些博物馆甚至有专门针对小朋友们的导览服务,用孩子们的语言和方式引领他们走进历史。但常有好学、好问的小朋友们总是急于说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身边很多义务讲解员朋友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时,有些讲解员能够很好得处理类似的小插曲,既保证整体队伍听讲的节奏,也能让提问的小朋友得到满意的答复。但从家长和孩子们而言,当别人在讲话的时候,打断他人的讲话并非一个尊重他人的行为。对讲解员而言,这样的插入会忽然中断讲解的思路,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而对其他观众而言则要花时间等候这一插曲的结束,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会有同样的问题。若真有疑问,可以在整个导览结束后,单独去请教讲解员,相信这时得到的答案会更细致、更准确。
另外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当我们身处一个团队时,也要尊重团队中的其他人。比如是一个班级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参观,能否将小个的小朋友们让到前排,大个的小朋友站在后排;再比如回答老师或者讲解员提问和互动时,当某一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能否做到认真倾听呢?
其实在博物馆参观需要注意的礼仪还有很多,但说来说去就是“尊重”二字,对文物尊重,将博物馆视作知识的殿堂;对他人尊重,将博物馆视作美德的体现。当孩子们能够在小时培养起良好的博物馆参观习惯,为他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主动探寻的求学心,更是一颗发现美好、珍视美好的种子,总有一天会长成庇佑自己、庇佑他人的参天大树。